我国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五大语系130多种语言、十大汉语方言以及难以计数的方言土语。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5年、2021年分别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简称“语保工程”)一期、二期建设。在持续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同时,重视做好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传承工作。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简称“语保中心”)作为语保工程的秘书处单位,负责语保工程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为语言资源调查保护提供专业支撑。
一是开展全国性语言资源调查,为中华语言文化传承留下珍贵语料。截至2025年6月,语保工程组织调查了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34个省(区、市)近130个语种及其主要方言共计1834个调查点,其中包括1161个一般汉语方言点,328个一般少数民族语言点,243个濒危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点,102个语言文化点。在此基础上,与专业技术团队合作,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标准化语言文化资源库——语保工程采录展示平台(zhongguoyuyan.cn)。
二是全面加强资源开发应用,打造《中国语言文化典藏》(50册)、《中国濒危语言志》(50册)等系列标志性成果,入选“十三五”“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联合央视制作发布首部大型语言类人文纪录片《中国话》。发布工程建设纪实《语保故事》,收录100篇语保工程开展中发生的珍贵故事,彰显我国语言资源保护事业取得的卓越成就。
三是研制《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调查规范》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规范》共4项国家标准,实现了面向中国境内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方言文化调查保护以及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在国家标准领域零的突破。
四是推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宣传推广,加强语言文化交流互鉴。出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的规范标准》英文版,不断提炼、积极推广富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语言资源保护理念,落实《岳麓宣言》的共识和倡议,为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学院微信公众号
团学公众号-言科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