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成果速递】吴福祥:《汉语语义演变研究丛书》

     日期:2025-07-14      访问次数:

丛书信息

书名:汉语语义演变研究丛书(三卷)

主编:吴福祥

著者:吴福祥、董秀芳、李明、陈前瑞、覃凤余等

印张:74.75

定价:338元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简介:本丛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从汉语使用的实际出发,运用功能主义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和接触语言学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和技术方法,考察汉语历史上和现代方言中所发生的若干语义演变,揭示汉语语义演变的路径和模式、机制和动因、规律和制约、共相和殊相,从而构建一种兼顾内部演变(语言独立发生的演变)与外部演变(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基于历史文献研究与基于方言比较研究相结合的历史语义研究的新框架,为汉语历史语义学学科的建立奠定重要的基础。

本丛书共有三卷,分别为《认知和语用视角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语言类型学视角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接触语言学视角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第一卷

《认知和语用视角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著者:吴福祥、董秀芳、李明等

书号:978-7-5748-0315-2 

印张:23.75

定价:108元     


简介:本书运用功能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汉语中若干语义演变个案和语义演变专题的深入考察,探究汉语语义演变的机制和动因,揭示出汉语语义演变中的认知操作和语用策略。


第二卷

《语言类型学视角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著者:吴福祥、陈前瑞等

书号:978-7-5748-0316-9

印张:29.25

定价:132元   


简介:本书将汉语语义演变置于人类语言演变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运用语言类型学(历时类型学、语义图模型和词汇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汉语语义演变的路径和模式所体现的共性倾向和类型特点,揭示汉语语义演变的共相和殊相。


第三卷

《接触语言学视角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著者:吴福祥、覃凤余等

书号:978-7-5748-0317-6

印张:21.75

定价:98元   

简介:本书运用接触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汉语历史上和现代方言中大量接触引发的语义演变事实进行考察,探讨接触引发的语义演变的模式、类型、机制及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为普通语言学中接触语言学和历史语义学的研究,以及汉语的历史语义和方言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依据和理论参照。


作者简介


吴福祥,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语法、汉语历史词汇与历史语义、语法化、汉语方言语法史、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演变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敦煌变文语法研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吴福祥卷》等,主编《汉语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语法化与语法研究》《汉语语法化研究》等。

董秀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词汇与句法的历时与共时研究。著有《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汉语的词库与词法》《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

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东亚语言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语义和句法研究。在《语言学论丛》《历史语言学研究》《汉语史学报》《中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陈前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语法演变和语义演变研究。著有《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语法化与汉语时体研究》等,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

覃凤余,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广西壮语方言的语法化研究及壮语、汉语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研究。著有《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广西南宁白话研究》等,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


专家荐语


“汉语语义演变研究丛书”在充分吸收最新语义演变研究的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语语义演变的若干基础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突破性研究。其重要价值在于注重理论运用和理论阐释,并可能由此产生学术引领作用。

——杨荣祥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汉语语义演变研究丛书”恪守汉语史研究的优良传统,采用功能主义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和接触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分析框架来研究汉语语义演变,为中国语言学界找到了适合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的新理论、视角和方法。

——汪维辉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史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推荐


※本丛书视野宏阔,研究深入,注重理论、视角和方法的创新,对汉语语义演变研究以及词汇史、语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规范、引领和推动作用。

※从历史文献到现代方言,从内部演变动因到接触引发变异,本丛书构建了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的立体框架,为汉语历史语义学学科奠基提供里程碑式成果。

※本丛书的装帧设计别具匠心。三卷封面分别采用沉静的蓝色、典雅的紫色、清新的绿色三种不同的色调,同色系的书眉、丝带与封面颜色相呼应,既形成鲜明的差异,又保持着整体的和谐。无论是陈列于书房一隅,还是执于掌间细品,这套丛书都能让您在探索汉语语义演变奥秘的同时,获得视觉上的享受。


  • 联系电话  : 010-82303926
  •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 邮编  :100083
  • 学院微信公众号

    团学公众号-言科青语

    Copyright © 2025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 版权所有